新聞中心 /News
國內教室的“卷王”到巴厘島練瑜伽乖乖接受體式退階為何?
國內教室的“卷王”到巴厘島練瑜伽乖乖接受體式退階為何?在Ashtanga Yoga Bali Research Center, 曾被教室里的同學戲稱成“卷王”的Janna,在Prem和Radha兩位老師的“監(jiān)視”之下,對后彎體式進行了退階(即沒有過去那么深入)。對此,Janna心服口服,坦然接受。
之所以得到“卷王”這個稱號,因為她在教室里屬于雷打不動的自律練習者。在練習中,即使她覺得累,也會盡量讓自己在墊子上完成該完成的體式。
可如今,對于做體式這件事,Janna又有了進一步的思考。“到底我做體式的質量如何?練習體式,并不是把體式擺到位就練到了。經(jīng)過兩位老師的調整,我才發(fā)現(xiàn)練了這么多年,很多體式我都沒練到。怪不得我后面的體式會發(fā)生問題,原來體式之間是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的?!?/p>
其實,Janna是個很用心的練習者,她很了解自己練習的問題所在,只是有時知道并不代表做到。像在站立輪式中,她的雙腳會外八,且開得很大。
此前,她以為這屬于自己的某種不良習慣,或者試著去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。經(jīng)過兩位老師的點撥,她突然意識到,原來自己做體式時,有些身體部位并沒有被練到。
在教室里練習,兩位老師不曾讓她做過手抓腳。Radha會提示她,做后彎時,一定要做歐米咖“Ω”形狀的后彎。Janna的理解是輪式需要是對稱的,雙手與雙腳的受力要幾乎一樣,不能太偏左,也不能太偏右。
當她用這種方式嘗試時,她感覺身體會達到某種平衡,這時,再做站立上輪起來后,她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雙腳并沒有外八,只是大腿內側會很酸爽。這就說明,她此前做站立上輪似乎沒有做到位。
另一個讓Janna印象深刻的是kapo?!拔以趉apo這個體式上卡了很久,即便已經(jīng)能抓住腳跟但仍不輕松,所以自己練習時,都要至少練3遍,努力去抓到腳后跟,有時還挺吃力的?!?/p>
對于有經(jīng)驗的阿湯老師,這就是根基不穩(wěn)的表現(xiàn)。怪不得在看Janna練習kapo時,兩位老師只讓她停在半空,不要抓腳。而老師對她的輔助是讓她的手肘稍微往中間收,但不需要手抓腳。
面對如此溫柔的輔助,Jannna起初不太適應,她會不自覺想用力向下抓腳,或者想多做幾遍,以便自己做得更“深入”。
按照老師的方法練習,雖然看似Janna不用像之前那般拼命地手抓腳了,而是更多關注在做體式時愛游戲中國官方網(wǎng)站,根基是不是穩(wěn)定,看似做了體式上的退轉,但實際上在練習的時候,自己會更有控制。
做kapo時,以前她為了手抓腳,兩條腿分開得像長江大橋似的。如今,她會格外注意,讓雙腿保持在合理的距離,上身會停在半空中,感受呼吸,確保自己沒有丟失根基,再嘗試深入。
有個小插曲,回國后,Janna去深圳出差,她順便打卡當?shù)匕淌?,被老師輔助后彎手抓腳時,她感覺自己抓得很輕松。
“應該是這段期間,我練到位了。盡管看起來我在做退階練習,但實際上,身體層面是在進步的?!彼治龅?。
Janna的分享很有啟示性,即往往我們以為的“精進”,也許并非真正的“精進”。瑜伽體式看似簡單,其實蘊含著很多細節(jié)與深意。
而在練習中,我們是當事人,就很容易誤入當局者迷的歧途。那么,我們很需要尋找到專業(yè)的老師,用旁觀者清的視角幫助我們進行調整。